136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1个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称,不明白为什么有人用车载手机支架,原来是他们的车导航性能不行,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贝壳财经
133个点赞 👍

好家伙,看前排各种群情激愤,动不动要上纲上线“Low”、“攻击友商”、“不尊重用户”。

尤其是很多人都渲染成问界和小米汽车的对立,这都哪跟哪啊。

我周围不少人买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很多都已经不用手机支架,而是用车机的流量与导航。

从这个角度来说,余大嘴的发言应该是传统燃油车中枪更多。

非要扯上华为智选车和小米su7的对立,甚至要上升到“小米尊重用户”、“华为龌龊没格局”,忘了之前不依不挠追杀智己的教训了?

我前天刚写过回答,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到“道德”和“价值观”,难道就不怕回旋镖么?

如果要从行业出发讨论手机支架,我个人的见解大致如下:

1,短期内车载手机支架的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甚至长期看车机因隐私顾虑仍不能完全替代手机;

2、随着智能电动车与智能手机生态趋同,手机智驾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在逐渐降低,负面作用也在逐步放大;

3、小米su7原厂配备手机智驾底座的做法,我认为未来很可能不会全系保留;


1,短期内车载手机支架的确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甚至长期看车机因隐私顾虑仍不能完全替代手机;

必须承认,车载手机支架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方面看看淘宝上的销量大家都懂。

由于过车规的诸多限制,车机芯片性能落后于同时代的手机芯片。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生态的高速发展,更显得智能座舱的生态建设较为滞后。

更何况手机更新频率高,不论性能还是通信能力往往都领先于多年才更换的汽车,进一步放大了车机和手机的体验差距。

尤其是大量传统燃油车,很多车机从性能到交互再到生态都是一滩烂泥,可用性极低,简直白瞎了中控大屏。

在这种情况下,车载手机支架成本低、效果好,可以说是很直接的解决方案。


甚至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即便未来智能座舱持续进步,即便华为等厂商持续发力车机和手机生态融合,车机能完全替代手机么?

我认为还是不能。

最直观的场景就是网约车,司机师傅需要多平台接单,挂一个甚至多个手机支架是常态。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场景,就是隐私安全问题

手机作为个人化的设备,消费者使用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然而车机和智能座舱相对更具“公共”属性,更接近全家(或者至少是主副驾)共享。

从手机切换到中控车机,就可能存在一些隐私暴露的风险。


所以余承东说“不用手机支架是因为车机不行”,我认为是绝对化的表述。

我猜可能余大嘴自己的主力机是折叠屏,(业内传言菊厂大量高管都真心喜欢也真用折叠屏),而折叠屏配合手机支架确实不好用。

但即使果真如此,余大嘴自己的体验并不能完全代替广大消费者的体验。

公开场合如此发言,很明显有失妥当,只能说余大嘴又一次大嘴了。

可是就这么点发言,值得某些极端粉丝上纲上线么?

之前蔚来李斌说“不理解为什么还有人买油车”,也没少被批判,可至于上升到“傲慢”、“不尊重消费者”、“卑鄙龌龊”的道德层面么?

那要这么说,雷总也说过“开完电车回不去了”、“感觉油车太落后了”

类似的,智己PPT标注错误,小米官方三连微博追着让人正式道歉。

结果扭头一看,自家PPT标注错误更多更泛滥,类似的回旋镖还少么?


2、随着智能电动车与智能手机生态趋同,手机支架的意义和价值已经在逐渐降低,负面作用也在逐步放大;

我从多年前就开始说,智能手机与智能电动车生态逐步趋同,两者的界限也越发模糊。

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拥有成熟生态和多种跨设备协同能力的厂商,具备相当的先天优势。

后续的事实发展也是如此,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菊厂:

菊厂深度参与的问界品牌,更是率先将3D结构光人脸识别、多屏协同、平行世界等数码圈耳熟能详的生态功能全部搬上了车。

鸿蒙智能座舱的口碑裂变,不仅极大助推了问界车型的销量,夸张点更可以说令缺失手机生态的车企陷入“干挨打不能还手”的窘境。

不论蔚来下场造手机,还是上汽与OPPO合作打造潘塔纳尔,一定程度上都与此有关。

这一切小米不仅看在眼里,更是记在心里。

虽说品牌号召力和用户基数跟菊厂有差距,但小米怎么说也是国内主流大厂,而且还有自家的IOT生态。

眼见着市场竞争环境越发激烈,小米汽车已经是背水一战,能利用的优势必然要用上。

眼见着菊厂的智选车凭借生态融合获利甚多,小米若不充分利用自家手机生态积累和IOT生态,岂不是入宝山空手而归?

所以之前我就说过,小米在这个时间点推进澎湃OS,最核心的使命是手机与车机生态融合。

如今小米su7上市后,人车家的生态闭环也是主打的卖点之一。

既然注定要生态融合,手机支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会逐步降低,负面作用也会逐步放大。


3、小米su7原厂配备手机智驾底座的做法,我认为未来很可能不会全系保留;

如果手机支架完全是优点毫无副作用,那多一项配置自无不可。

套用一些消费者喜欢的词就是:“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

可问题是,手机支架并不是毫无副作用,主要问题出在碰撞安全性。

这方面大家都懂,不需要我多说。

小米原厂配备手机支架底座,我认为当下确实是很聪明的做法。

一方面,在车机体验不能覆盖手机的情况下,多一项配置相当于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另一方面,原厂的底座总比纯粹后装的支架更安全。


如果觉得我在黑小米,那我再强调一遍:

我个人并非不赞同这项配置,恰恰相反我认为这是很聪明很讨巧的做法,甚至不排除短期内被友商跟进效仿。

作为消费者,我也觉得车机未必能满足所有状况,开过几年的老车尤其如此,多一个选择没什么不好。

只是长期看,随着智能座舱生态逐步发展,手机支架作用逐步下降也是能看到的趋势。

厂商做产品终究要权衡各个方面,原厂的底座我认为未必会全系保留。

讨论技术就讨论技术,非要把一个支架底座上升到道德和价值观的高度,未来有可能会回旋镖。

发布于 2024-04-12 16:39・IP 属地天津
现实主义理想者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