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含有被封锁的答案2个

为什么总人认为没有民族识别就没那么56个民族?

朴心
38个点赞 👍被封锁的答案

识别是不可能不识别的,在全世界民族主义的浪潮下,如果我们不做识别,其他民族自己也会做识别。民族主义认同和古典族群认同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前者会建立起一个较为清晰的边界,而不像后者是较为模糊的。而这个清晰的边界,可以由正反两面来确定。

正面的边界,通常是由政治边界和文化边界的统一。那么如果没有这个清晰边界呢?那么就和电影侏罗纪世界一样,刚诞生的恐龙会通过猎杀周围的动物,直到被别的动物反杀,然后就知道生物链的上下游了。同样的,在前现代族群之间有大量的过渡带,这些过渡带的民族归属是不确定的,而一个新生的民族会不断在过渡带扩张,直到被别的民族边界挡回来

对于汉族、蒙古族、藏族这样的早发族群,其边界通常是由正面的边界来确立的,因为他们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类似民族政权,秦始皇、铁木真等人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治-文化共同体。那么对于那些诸如维族、壮族这样缺乏边界的前现代族群,他们就会如上述所言的扩张-被挡,比如这样:

汉满蒙回哈之外的all南疆绿洲民=ug,类似于All Malaya Msl=巫族

而壮族在五十年代同样经历了类似的过程,虽然名义上是僮人为基础,但是在汉僮瑶苗之间其实存在大量的过渡带。当时识别过程中将过渡带大部分都归于壮族,导致壮族的规模变得如此巨大。


所以,正如每个生物都会找到自己的生物链上下游,每个民族也会找到自己的边界。如果我们不去为他们确立边界,他们自己就会整合产生边界。

中国的情况,毕竟和日韩不同,日本的琉球人和阿依努人,不但体量很小,而且与大和民族之间本来边界就不清晰,所以日本的不识别,实际上相当于日本直接把大和民族边界推到底。而中国毕竟国土太大,有很多“实在是没法和汉族混淆”的其他族群,我们可以把汉族边界推到畲侗等民族的水晶塔(这也是明清留给我们的遗产),但是西部北部很多大民族, 我们怎么推边界也没法混淆啊。所以我们不能自欺欺人,不做识别是不现实的。与其静观其变,不如主动出击。

(当然了,一个好的出击是强于静观其变,一个坏的出击又不如静观其变,哎……)

所以这里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识别,而是如何识别。现在至少有如下问题:

第一,识别的民族太少,而不是太多。越南能把汉族划分成三种,俄罗斯能把蒙古划分成几个民族,而东大在识别过程中反而不断在合并民族,这就造成了邵敏民族边界的扩大。正确的做法应该尽可能“多封众建”,缩小其民族的边界。当年报上来的四百多个族群,完全可以一一尽封;未识别民族完全可以单独成家;维壮回之类大民族完全可以拆分好几个民族;蒙藏之类较为稳固的也可以借其中矛盾拆分;西南各民族连续带复杂的就更加容易了。还有,云南和大凉山的族群为什么要统一划成同个民族?

第二,民族边界太偏向优势邵敏,而不是汉族。也就是在汉少之间的过渡带居民,大部分都划归邵敏;而不同民族之间的过渡带,都划归优势邵敏。举个例子,蒙八旗和汉八旗,前者划归蒙族,而后者划归满族,原因就是本朝优先级是蒙>满>汉。又比如说广西的汉壮之间的过渡带,又都划归壮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的扩大过程,不仅吞了过渡带,还不断把边界往汉族推。

第三,民族边界过于稳固,没有埋雷。一没有相互掺沙,二没有均势平衡。这点,也不求学那不做人的带英吧,至少清朝、印度和苏联的理藩水平都要高的多,至少苏联在外高加索和河中干的事情还是值得学习的。而东大很多民族完全就是按照地区划分的,其经过整合之后内部齐心,土地连续,为分离主义提供了温床。

第四,过于强调民族边界,用各种郑策固化了。当年为什么要把四百多个族群合并成五十六个民族,原因之一就是“好管理”。问题是为什么要好管理呢?就是因为要通过郑策来惠。而通过郑策来惠,也进一步加固了邵敏的民族边界,造成了他们的稳固的独立民族意识,这也是今天很多问题的来源。而今又说什么民族融合,很难了!毕竟早就固化了。

第五,民族之间的邦联化宣传。民族平等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过于强调多民族,尤其是“五十六”这样的具体数字,容易让人造成东大是五十六邦联的误会。知乎上的很多邵敏答主就总是说汉人所有有的东西也应该相同的给邵敏一份,国家通用语言是汉语的同时也必须包括维语,让人无语。

第六,民族和土地的绑定。这个不用多说了,实际上“自治领”就是让很多邵敏有了“亚领土”的意识,这实际上才是分离主义的温床。如果没有这样的“亚领土”意识,分离又能分一个什么呢?


总而言之,最理想的状态,应该就像熔浆冲刷石头,海浪净化污渍。应该是汉族,啊不,中华民族的边界不断向前推进,邵敏的边界又细又小、不相连接、彼此排斥,并且缺乏稳固抗性,最终被中华民族的熔浆冲刷下,不断分割,淹没,融化。最终大家都融为一体,这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正确建设过程啊!(震声)

编辑于 2024-04-15 00:28・IP 属地浙江
梅氏利维坦鲸2号
自由评论 (0)
分享
Copyright © 2022 GreatFir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