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娱乐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只孙猴子

石庄大茶坊 2024年09月03日 06:0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吴歌闲谈 Author 吴歌闲谈

日本有一种审美观叫“物哀”,“物哀”有三个层次,其中“人哀”触及精神层面。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以日本皇宫为背景,写了人间的顶级荣耀生活,也写了人活在世上无奈的悲哀,《源氏物语》是以“物哀”影响后世日本人的一部巨著。
《红楼梦》作者好比是以极为精湛的手艺,在最好的材料上,雕刻了一件立体复杂的生活空间。
这件作品可能是五行山那么大,或者比五行山还大。大到可以容纳几十万、几百万人拿着放大镜进入作品内部也勾勒不清楚全貌。当然,仅仅拿雕刻作品比喻还不够,因为写立体的生活空间,还是为了写人性,写繁华之后归于寂灭的悲惨,最终,以“悲”赞美人性。
我相信古人在思想层面要比今日深刻许多,因为今人实在太忙,留给自我思考的时间太少。
这种深刻,表现在文学作品的写作上,亦如此。
《西游记》从面上看,是写一个取经团队一路降妖伏魔最终皆大欢喜的故事。这只不过是作者抛出的一团大大的烟雾,神仙加妖魔鬼怪烟雾背后写的全是现实世界,以及现实世界里的人性。
老天造一个人到世上,到底是让人享福来的,还是受罪来的?
在佛国上课打瞌睡的金蝉子,被如来惩罚,代价是十世为人,一世为人的苦不够,要乘以十倍。作者借金蝉子转了第十次成为唐僧的小信息,告诉我们普通人“漫长”一生的时间只能算瞬间。
孙猴子为什么无父无母?因为他是天地精华的产物。
我们人呢?人有父有母,就只是人间俗物吗?不是,或者不全是。
每个人生下来除了继承了父母的血肉之躯,也有来自天地的精华,孙猴子,最早就是住在吴承恩心里的精华。
孙猴子才来到人世间,每天游山玩水衣食无忧,还有一群好伙伴可以玩耍喝酒。这一阶段的孙猴子上无老要孝,下无孩子要操心功课、不必解决学位房,同时不会被评职称、提拔、同龄人攀比等烦恼束缚。
这岂不是人生最佳模式?这个阶段相当于人在小学毕业前:虽然有点功课上的小任务,但是没有排名压力,不用考虑升学去向,同时保持着人最后的童真。
人比孙猴子不如的是,孙猴子在出生的当下,就具备了意识,所有的快乐时光,他在当下就以“意识”意识到。
人的悲哀在于,人从生下来开始享受童趣时光的当下,自己处于“不为人知”的无意识状态。人往往是等成年以后才能靠一些追忆来怀念童年美好时光,等自己有了孩子,看着孩子在无意识中度过人生最美好的阶段,一种悲哀感便油然而生。
人的悲哀在于,从孩子身上的童真推测到自己曾经也有那么多童真。人的悲哀在于,悲哀孩子看不见自己的童真,悲哀人的童真时间那么短。
孙猴子既然是天地的精华,自然要接“地气”,这“地气”就是对生命虽美好却短暂的悲哀。《西游记》开篇第一回,石头猴子眼里流出的,只不过是作者对人世间真实生活的悲哀之泪。
作者的厉害之处不仅仅在于揭示悲哀,还在于给出了希望。
他让孙猴子像徐福一样驾着船飘洋过海寻找长生不老之术,他让孙猴子通过学习菩提老祖的技能改变命运。
这个过程就是人世间的“十年寒窗苦”,读书为了什么?为了改变命运而已。
孙猴子是幸运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先天的悟性跳过了自己的“龙门”。
从“菩提高校”勉强算毕业之后,孙同学进阶成悟空先生,进入社会不久,就向权贵东海龙王索要财物,还有本事找阎王篡改生死簿这样重要的文件。
这个创造型小伙子,一出手就打乱了现实世界的秩序。
古人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有想法的猴子自然更是。此后,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弼马温,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齐天大圣,结果,现实与自己的想象并不一样。
于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悟空与天庭体制彻底翻脸。
翻脸的结果很恐怖,五百年的时间,刑期与金蝉子差不多,正是金蝉子十世为人的周期。生活条件就差太多了,美酒与蟠桃成为往事,悟空幸好长了一只熔炉胃,否则如何消化铁丸与铜汁。
每个青年步入社会,都设想过自己理想的活法,都有过与现实世界的摩擦,都曾经试图与现实世界掰手腕。
这个阶段的人,就是从“大闹天宫”到五行山下悟空的微缩版。
以西方大主教如来的本事,翻翻手拍死孙悟空那是分分钟的事,之所以没有下手,可能是来自如来的慈悲一念。
也可能是东方大主教玉帝与西方大主教如来开过秘密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如何解决“大闹天宫”事件背后天庭管理存在的漏洞,从而共同维护佛国与天庭的权威性。
各路神仙与菩萨们痛心疾首,天庭有着长生不老的顶级待遇,怎么还会出现孙悟空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家伙。
“弼马温”再小也是个仙,“齐天大圣”再怎么空头也是个圣,差不多已经享受与天同寿的顶格待遇,怎么还如此不知足?定是天庭的规矩还不够森严,定是到手的待遇来得太轻松。
为了防止更多“孙悟空”出现,为了从精神上让“天地精华”们以及妖怪们臣服,如来佛祖想到一个解决方案,他将自己的二徒弟金蝉子打下人间,同时建议玉帝的锦衣卫加强执法,陆陆续续凑了四个犯错的神仙,成立了悔过取经小组。
比消灭孙悟空生命更损的招,是改造孙悟空的灵魂,成功改造了一个孙悟空,就成功杜绝了无数新的孙悟空横空出世。
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就是现实世界的生存法则。那一个个被套上紧箍咒的青年,一面念着“生活不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面继续在生活面前苟且。
快速忙碌的时代,人们甚至连苟且都不如,因为,想要意识到苟且,首先要有“苟且”的意识。
吴承恩的时代,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嘉靖皇帝痴迷于修仙,那时候做高官的捷径必须得写一手好青词。
青词是祭祀时向道教在天大佬写的华丽废话,严嵩、徐阶都是写华丽废话的高手。吴承恩到五十岁才勉强混了一个“岁贡生”,成为体制内的“弼马温”。
吴承恩一生被限制在县处级,假设他写青词的本事胜过严嵩,可惜连献给皇帝的机会都没有。那个时候的县处级,不仅级别太低,待遇也差。升不上去,是吴承恩现实生活较为清贫的主要原因。
一个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想想也好不到哪里去,老百姓的生活自然谈不上幸福。大明政治昏暗的背景,给了吴承恩用《西游记》神仙鬼怪的“虚无”事批评与讽刺现实的灵感与依据。
《西游记》里,虽然是写唐朝人取佛经的故事,却融入了大量道教人物,这些人物多数以负面表现出场,究其原因,可以理解为是作者对现实世界里皇帝不顾百姓死活修仙的不满。
吴承恩的时代,人们有大量的时间思考,吴承恩代表那个时代给后人留下了思考的结果。
他用唐僧悔过小组经历14年坎坷取经路最终功德圆满的故事,让每个曾在生活面前犯了错的“天地精华”看到人生的机会。他也用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讽刺了玉帝当权派,用如来镇压孙猴子委婉的批评了“天庭”体制对人性的灭杀。
《西游记》的故事,有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的绝望,有西天取经的希望。有石猴子对生命时间有限的悲哀,有成佛后与天地共生的喜悦。
人的一生如同悟空一样,无法一帆风顺,常常要被各种型号的紧箍禁锢、被各种体量的五行山压住。《西游记》是在鼓励你,当人生出现低谷时,要常想着孙悟空西天取经的可能,让那只活灵活现的孙猴子住在每个人的心中。
就算你如吴承恩般活到八十来岁,对往事产生绵延不断的不满时,还是要满怀希望。
因为你要相信,人的身体可以寂灭,人的灵魂不会灭。灵魂不断在世间兜兜转转修行,成佛是最好的未来。
佛说,人人有佛性。《西游记》告诉我们,人人心里住着一只孙猴子。

相关阅读:

《西游记》是儿童启智最佳读物安天大会谁是取经团队光明使者悟空的人生危机悟空与八戒的关系悟空的眼泪悟空的觉悟悟空的降妖成长经历悟空也干过卧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石庄大茶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