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雷鼎鳴:千軍易得一將難求,港如何搶人才?|中環一筆

雷鼎鳴 獨家 2024年08月26日 09:51
點擊上方,關注獨家公眾號

上周談到現時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年從海外回流的海歸,已多於出國留學的人數。香港是否也如此,未知。從戰略考慮,內地與香港都要發展高新科技,這便必然需要大量高質人才。究竟我們需要甚麼人才?如何可吸引更多人才?這是內地與香港經濟未來發展必須回答的問題。




就以人工智能(AI)作為高新科技的代表,利用它思考起來,又快又準,百分百冷靜。AI在圍棋這一人類最複雜的遊戲中,能戰勝任何棋王,已證明在不少領域,AI確是比人類更有能力。用上了它,我們可迅速找到最優的商業決策。打仗時,可以小博大,用最低成本取得最大勝利。它可以為我們創造的價值,無窮無盡,它需要的人才,也很具代表性。


AI創造價值無窮 港宜吸AI精英

近日網上瘋傳一段視頻,是Google前行政總裁施密特(Eric Schmidt)在史丹福大學與師生交流的非公開答問。這次答問全程被直播並錄影下來,但他似不知情,講得很率直,也揭示了不少美國政府的機密。據說,當他後來知道在直播時十分不安。視頻有不少版本,但不斷被史丹福校方下架。我看到較詳盡的是一個微信版本,其中部分內容對找甚麼人才很有啟發作用。


施密特指出,大公司搞AI,都沒有成功;而成功的,倒是起步低微的小公司。為何這樣?大公司福利好,重視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但施密特認為,時間勝於一切,如此的工作態度不會搞得出名堂,一定要玩命般工作才有成功的可能。而有成功潛質的小企業,其創業人常會高壓驅使員工工作,這些創業人都有堅強的意志及好勝心,他們找來的人也應有同樣的心理素質。


從國家的層面去看,施密特認為只有美國和中國有資格一較高低,歐洲已然失敗出局。但他又相信美國的贏面大得多,因為美國政府與市場都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在加速跑;中國則受制裁,舉步不順。原來發展AI要耗用大量電力,美國也不足夠,但鄰國加拿大有水力發電,可支持美國。


施密特本人高度參與美國政府制定AI的政策,為美國自吹自擂並不奇怪。他判斷的另一因素是認為中國的AI人才還在外流,而美國則教育制度良好,又能借用加拿大與印度的人才。他又很欣賞台積電的一項政策,原來此公司規定剛取得物理博士的員工都要在地牢工作,以便磨練他們。


AI專才特質 戰鬥意志不受約束

施密特的人才觀值得重視,但除了要找尋願意苦幹、有戰鬥意志的人才外,他還喜歡不受成規約束的人。他認為TikTok一定會被禁,一旦如此,他鼓勵美國的年輕人可迅速把TikTok抄襲過來自己發展使用。若賺到錢,可用這些錢來化解侵犯專利權的官司。抄襲中國?美國人似不會介意。


按照施密特所要求的「理想」創業者與員工,中國其實形勢大好,拋離美國幾條街。中國工程師遠多於美國加上歐洲的總和,社會中雖有人要躺平,不肯再追求卓越,但願意早上7點上班,晚上11點下班的,大有人在。美國剛好相反,「生活工作平衡」的要求,深入新一代年輕人的思維。不過,美國社會有吸引外來人才的能力,中國這方面有所不及。但美國政客愚蠢,把華裔學者都看成是間諜,助長了他們回流祖國,我倒是看不到美國在培養施密特所稱許的人才上比中國有優勢。


如何把外留人才吸引回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創新科技上,內地與香港不少領域仍處起步階段,要建立一有效的生態系統才能使人才知道在此地可以有所作為,將來會產生巨大貢獻。找尋有眼光的領軍人物十分重要,一分錢一分貨,香港的薪酬太低了。在矽谷,名校博士畢業並做過博士後的初級中級科技人才,第一年薪酬連股權,等閒在200萬港元以上,工作了幾年後,300萬、400萬的十分常見。香港頗為不及,更遑論內地。


吸AI人才 世界級報酬至關重要

人才物有所值,看看英偉達(Nvidia)此類企業便知,幾年內其市值增長2萬億、3萬億美元,等於GDP的十分之一,這要歸功於創造此等財富的科技人才。


華為如此成功,與其世界級的報酬制度密不可分。營造一個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氛圍,至關重要。


以近月港大校長與校監互相搏鬥為例,社會應站在哪一邊?從推動香港締建科技基地的目標出發,肯定要站在科學家一邊。此乃政府發放偏幫科技界訊號的良機,不應錯過。


【知識庫】加入英偉達有幾難?


‧據報英偉達(Nvidia)每年約有200萬人應徵,最終只有2萬人有面試機會,1萬人獲取錄過關。

‧有應徵者經過多達6輪面試,首輪是與經理對談,主要了解應徵者是否適合公司,隨後3、4輪面試透過電話形式,了解對方解決技術問題的方法,從中觀察應徵者的個性、思維;前後經歷了6次面試最終獲聘。

‧Nvidia硬體工程師的總薪資分IC1至IC7,年薪約121萬至465萬港元。

‧大學畢業生屬第一級,緊接是碩士畢業或大學畢業但有工作經驗、博士畢業及資深員工。



本文作者:雷鼎鳴


(作者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學士,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大學院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系系主任,一九九一年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經濟系終身教職。曾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民主民生的經濟解讀》、《幫助香港算算賬》等十四本作品。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



(圖片来源於網絡)

本文由作者授權《獨家》微信平台發佈

如需轉載請聯系小編


往期精彩回顧





陳文鴻:越共總書記訪華,透露什麼訊息?|中環一筆

阮紀宏:熊貓經濟定位妄自菲薄,重提亞洲國際都會品牌 |中環一筆

雷鼎鳴:科技人才爭奪戰,香港應向美國搶精英 |中環一筆




獨家新聞

獨家觀點

等你來掃!


中環一筆 · 目录
上一篇陳文鴻:越共總書記訪華,透露什麼訊息? |中環一筆下一篇周八駿:香港須清醒認識外部環境劇變 |中環一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獨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